北京市公立医院朝着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市医管中心)近日制定印发《北京市属医院成本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指导市属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结构、提升成本管理效能,促进医教研防可持续发展。
围绕《指引》,《中国会计报》记者邀请多位专家进行解读。他们一致表示,《指引》的发布恰逢其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凸显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
北京市在全国首创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模式自2003年实施以来,为北京市属医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源,稳步夯实成本核算及管理基础。
北京市医管中心财务与资产管理处处长侯常敏介绍说,与其他省市医院相比,北京市属22家三级医院成本管理起步较早,成本核算的建设特点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制度、统一工具,注重质量、关注应用四个方面。核算的结果更具社会公允性,产生的数据更具行业可比性,对加强卫生经济管理起到更大的作用。
此次《指引》的印发旨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发挥成本核算在医疗服务定价、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侯常敏进一步表示,当前,战略地图、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管理工具方法陆续在我国企事业单位得以运用,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医疗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医疗人才依然短缺、医疗资源配置尚需优化的今天,《指引》系统地提炼总结了北京市市属医院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对拓展全国医院的成本核算及管理研究、提升医院成本管理应用水平,进而增强我国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吴曼表示,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指引》的制定印发将从学术引领、行业管理等方面提供借鉴或参考,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加强医院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化制度指南和政策指引。
成本管控行之有效
强化成本管控是《指引》的核心要义。
《指引》提出了 “四全四新”要求。“四全”即要素全、视角全、流程全、管理全。
要素全是指统筹考虑收入和成本两大要素。
视角全是指核算内容全涵盖科室、医疗服务项目、病种、DRG、诊次、床日成本等核算内容以及多维度的核算角度。在成本构成上,涵盖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七大类成本,涵盖成本全流程管理视角。
流程全是指全部科室均参与成本核算,实现成本全面跟踪,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管控、成本分析、成本绩效闭环管理。
管理全是指将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责任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定额成本法、内部计价法等多种先进管理方法运用到市属医院医疗服务的全环节各领域,满足市属医院全方位管理需要。
“四新”即理念新、方向新、路径新、链条新。理念新是指因地制宜,结合北京市实践经验,从价值医疗和运营创新上进行补充和更新;方向新是指基于业财融合理念,加强精细化管理,体现前瞻性与引领性;路径新是指提出针对单台设备成本、专科诊疗组成本、专病医疗中心成本的核算方法;链条新是指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实现成本绩效深度融合。
此外,《指引》对各类成本的管控提出了具体路径,如《指引》第七章第六节明确了医用耗材成本管控要点,要求各医院建立医用耗材目录,进行严格的准入管理,加强采购、物流、库存的管理,同时借助信息系统或者物资平台加强统计监督,完善预警机制,将监测分析结果与其绩效考核挂钩。
据了解,在《指引》出台前,部分医院成本核算结果的运用,特别是与医院各项考核、绩效的结合较为松散。《指引》出台后,医院可将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的结果运用于以资源消耗为基础、以相对价值为尺度,用来评价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及支付医师劳务费用的方法(RBRVS)中,进一步服务相对值的资源投入计算,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总会计师吴倩向记者举例,在《指引》的指导下,医院强化医用耗材管控,严把入口关,依托信息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医用耗材采购、物流、库存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通过加强议价管理,部分品规耗材价格下降,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为医院贡献“真金白银”。通过将科室医用耗材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推进科室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从具体实施来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总会计师孙磊认为,《指引》进一步释放多年项目成本数据的价值,提出成本点值补偿政策。通过数据分析出成本背离度高的服务项目科室,并针对这些项目成本背离程度在绩效政策上予以倾斜。
破解成本管理难题
《指引》的印发是对市属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侯常敏表示,北京市属医院需要通过制定制度、完善流程、优化措施、落地执行等一系列步骤,持续推进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运行新机制。
北京市属医院如何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指引》政策?对此,多位受访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总会计师王成认为,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综合业务主体,其资金流、资源流、业务流紧密相连。在医务人员接诊、救治患者的复杂过程中,及时获取准确的一手数据是成本分析和运营管控的关键。因此,医院各业务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十分重要,应着力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目前,北京市属医院各类信息系统仍需提升稳定性、共享性。今后,医院应从业务根源上避免数据孤岛的发生,努力实现医院运营管理各类数据及业务的互联互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财务处副处长陈越建议,应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智能分析平台。医院要加强成本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从被动核算到主动分析,借助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不断打造升级院长驾驶舱和科室运营分析平台,将成本数据与科室运营数据有效结合应用,从多维度多角度实现成本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应用,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成本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是实现医院成本管理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成本管理部门水平至关重要。”北京市医管中心财务与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周颖表示,一方面,要提升成本核算人员的成本管理理念,解放思想,不断学习,鼓励创新;另一方面,要培养成本管理人员的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灵活挖掘、分析、运用各类数据,主动走到临床一线,加速业财融合。医院要提升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全员重视成本节约与资源优化,多措并举,鼓励职工共同参与医院成本管理。